这么臭屁的话题,自然不是给压根就没瞧上VC这一行的人看的,流动性差、退出期长、IRR so so,拿着有上限的管理费,操着没完没了的项目的心。在资本寒冬的2016,任何一个LP、GP、FA以及投资同行都有理由问:“VC这一行,到底还行不行啊?”
我们这个团队,从04年开始管理中国最早的国资引导基金,有幸参与了德丰杰、软银中国、联想君联、挚信、戈壁、同华、百奥维达以及NEA等多期美元、人民币基金的募集。经过长期的观察学习和积累,2010年之后,我们转型到直接投资,先后管理了两个小型人民币基金。十余年里从LP到GP角色的转换,对于本行的酸甜苦辣,有着别样的感触。我们敬佩于一些行业老兵孜孜不倦、多年的坚守,也佩服几位行业新人的立意图新、开疆拓土。但是更多的,是让我们困扰的一些从业人员,有意无意的给所有人带来了烦恼。在这个引发行业大讨论的2016年的最后一天,我只想问一句:“就你,还好意思叫VC?”
【不是什么钱,都可以拿】
私募的本质,是一种信托责任。我把我的富余资金委托给你管理,充分相信你的职业操守和在某个行业胜过我的投资能力。相对应的,你应该充分考虑我的资产流动性配置和风险偏好,以免后来发生不必要的麻烦。在整体缺乏FOF行业的的中国,选择理性的LP是聪明GP的共有心得。
什么样的资金适合参与VC?他必然是已经是生活富足,在存款、房产、自己的事业、证券基金等都已经有合理的配置,再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参与高风险、高成长的新兴产业,一方面提升自己资产管理的标准方差,一方面给自己和后代介入新兴产业埋下伏笔。他能够理解一个企业合理的成长周期在五年上下,也能够接受投资组合中有破产有归零。在任何手头紧张的时候,他都不应该需要处置这部分出资来解决问题,这才是合适的LP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众筹是自寻烦恼、忽悠大爷大妈是良心喂狗,亲朋好友同学的钱,那要看你是什么样的亲朋好友和同学,并做好闹崩的思想准备。
以上种种,反复验证。正是因为太多从业人员拿了不该拿的钱,倒过来引发中基协笨拙的监管,导致工商对投资类企业一刀切的叫停,招来更多出资人对这个行业的质疑。
有人问:“不这么办我募不到钱啊?”,募不到钱是你德不配位,且就潜心修炼或者安静地走开如何?
【不是什么交易,都适合参与】
在更早的那个VC和PE不分的年代,在资本市场套利空间的诱惑下,没有人不会对PRE-IPO充满兴趣,很多人都在寻求跟投的机会。站到今天,如果你把当年这些人召集起来,问有多少人因此吃了药?手臂举得望不到边。
如果你学的是经管专业,如果GP招募你的初衷就是为了行业研究和发掘项目源,那么整天整夜的搞关系跟投后期项目,夜店的妈妈桑都比你干的要好。作为一个合格VC从业人员,你所练就具备的行业趋势敏感度、商业模式理解能力、团队操守和实力判断,压根不适合别的交易结构。
因为套利空间去参与不熟悉的行业,因为套利空间去参与已经失去增长潜力的成熟项目,把成功退出的希望寄予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稳定性上,是VC从业人员最大的心魔与诱惑。而偏偏,这些你无从把控的东西,最容易出现问题。
有人问:“不投这个我没什么可以投的啊?”,找不到项目是你看了太多项目,且就在一个领域里潜心修炼或者安静地走开如何?
【不是什么项目,都可以扔下不管】
读了这么多年的书,辛辛苦苦的参加高考,带着名牌大学的文凭和一堆的证,在某个行业几年的工作历练后,过来做VC,当然不是要你投完就睡大觉的。
如果2016是资本寒冬,募又募不来、投又投不出去的时候,扪心自问,有没有多花点时间在已经投出去的项目身上?可悲的是,在这一点上VC全行业做的都不及格。不点名的批评几个老牌的GP,已经投了1-2年的项目,打开后看依然没有完备的法人治理结构、财务和风控形同虚设,既任由创始人独木难支,也放纵创始人为所欲为。LP看到这样的景象,怎么会不觉得你的活儿没啥技术含量,动不动就跳过你直接做投资?
一个年轻的VC从业人员,只有深入到所投项目的一线,与团队同吃共住,深刻感知过创业的无奈和风险、经历过企业的入不敷出和破产,才能真正理解投资前尽职调查的重要性和协议条款的严肃性。不要看别人投的那么写意就认为自己也可以写意,track record记录的是你的汗水,不是你的成绩。
有人问:“不是我不想管啊,可是我一管就乱怎么回事?”,管不了项目多数是你没有摆正帮忙者的心态,且就当自己是打工的潜心修炼或者安静地走开如何?
【不是什么寂寞,都可以承受】
一个VC从业人员什么时候最风光,基金刚募好的时候,因为这个时候他是买方;一个VC从业人员什么时候最寂寞,基金投完的时候,因为这个时候他是卖方,而且项目开始暴露问题了。
我们见过太多的年轻从业者,维持两到三年换一家GP的节奏,因为这些基金刚刚完成募集,正需要他们的投资热情。而不断地成功出资,也能够感官上刺激他们的战斗力。可是Par为什么是Par,为什么他拿那么多的carry而没有你的份,是因为他承受了基金最寂寞的时光和最大的压力。可以说,一个VC从业人员从募集、投资和管理完成自己的技能修炼,而从退出的寂寞中完成自己的涅槃。
每年的XX和XX年会,我除了要祝贺朋友圈里所有同行都获奖之外,总要再想着约几位从不去参会和被报道的前辈坐坐。他们举十年之力,把一个基金做到五倍以上的现金收益,只在将将结束的时候才考虑募集下一个基金——因为这对于他们从来都不是难事,老的LP会坚定相随。
私募就是这样一辈子服务好两三个出资人就足够的行业,有人问:“我真的等不及啊,我真的很缺钱啊?”,要快钱,就你,还好意思叫VC?
转自:酒色财气